“感谢你们医护人员挽救了我的生命!”即将康复出院的李大娘,紧紧握着重症医学科(ICU)姜红梅主任和邢闯医生的手,眼中满是感激与动容。李大娘不禁想起刚入院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我就吃了些野生蘑菇,哪成想差点要了我的命。多亏了你们及时救治,感觉自己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看到你们医护人员忙里忙外,没日没夜地照顾病人,太感谢、太不容易了。
”姜红梅主任轻轻拍了拍李大娘的手背安慰:“大娘,我们整个医疗团队一直都在密切关注您的病情,制定了专门的治疗方案,就盼着您能好起来。这几天您配合治疗也很辛苦,现在好了,以后可千万别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啦!”
不久前,家住通榆县的李大娘因食用自己采摘的野生蘑菇后出现中毒症状,被家人紧急送往白城市医院。急诊科医生迅速反应,在初步判断病情后立即给予洗胃处置,鉴于其病情危重,随即将李大娘转入重症医学科展开后续救治工作,一场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战斗就此在医院紧张有序地拉开帷幕。
重症医学科(ICU)接收患者后,姜红梅主任以及值班医生邢闯立即询问病史并查体,快速开展相关化验检查。在救治初期,患者就出现了酱油色尿液及严重贫血,提示发生了严重溶血,并伴多器官(呼吸、循环、肝脏、肾脏、凝血、肠道系统)衰竭情况,病情十分危急,且病情呈进行性加重趋势,抢救刻不容缓!
▲患者出现酱油色尿液(救治初期)
姜红梅主任指示值班医生邢闯立即给予病人补液、导泄、激素冲击等基础治疗,并迅速与输血科马健主任联系输血相关事宜,以确保尽早开展输血治疗,同时给予病人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血液净化以支持和保护器官功能。医疗团队快速响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周密的药物治疗以及护理方案,时刻关注病情变化。
治疗期间,无尿、少尿、酸碱失衡与离子紊乱等复杂病情接踵而至,肝功、肾功、酶学等指标一度飙升至危急值,情况岌岌可危。然而,各班医生凭借丰富经验与专业素养,依据血气和化验指标,争分夺秒地对呼吸机及血滤机参数进行精准调整。
历经五日呼吸机治疗、六次血液净化以及药物综合治疗的多管齐下,患者所有化验指标终于恢复正常,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逐步走向康复之路。
在全体 ICU 医护人员全力以赴的积极救治与无微不至的精心护理下,李大娘的身体状况实现了惊人的转变。入院之初,她生命垂危,各项生命体征危急且不稳定,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与死神顽强抗争;如今出院之际,她已经可以谈笑风生、精神矍铄,脸上洋溢着对新生的喜悦与感激。 患者与家属满意且充满欣慰的笑容无疑是对整个医护团队最为崇高的认可与赞誉。它有力地彰显了白城市医院重症医学科精湛卓越的医疗技术水平,以及面对中毒患者时高效专业的救治能力与丰富经验。从紧急制定精准有效的救治方案,到时刻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并适时调整治疗策略,再到给予患者贴心的心理关怀与全方位的护理照料,每一个环节、每一位医护人员的默默付出与坚守,都凝聚成为这一成功救治案例的坚固基石。
别划走,还有医学知识小科普
什么是蘑菇中毒?
毒蘑菇又叫做毒蕈,是人或动物食用后产生中毒反应的一类大型真菌。毒蕈中毒是指误食毒蘑菇而引起的急性中毒,常有家庭聚集和群体性发病的特点,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因摄入毒蘑菇的种类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器官损害,是目前国内食物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毒蘑菇中毒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法,这里可按中毒的症状划分为6个类型:
胃肠炎型
胃肠炎型蘑菇中毒在毒蘑菇中毒案例中占大多数,潜伏期10分钟到2小时,以剧烈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预后较好,但严重腹泻易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昏迷,甚至死亡情况发生。
急性肝损害型
急性肝损害型蘑菇中毒潜伏期在6-30小时之间,病例早期先出现腹痛、腹泻或呕吐等消化道不适症状,消化道症状好转后有1-2天的“假愈期”,之后会出现明显肝功能损伤,少数患者可有心脏和肾脏多脏器损害。病情严重者可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和/或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此型是我国毒蘑菇中毒死亡率最高的类型,导致此型中毒的蘑菇品种类型主要为鹅膏属的一些剧毒种类,还包含环柄菇属和盔孢伞属的一些种类,常见的致命白毒伞属于此类。
神经精神型
神经精神型蘑菇中毒在毒蕈中毒事件中也占较大比例,潜伏期约10分钟到6小时,以兴奋、狂躁、幻视、幻听等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同时可伴腹痛、腹泻或呕吐等消化道和瞳孔缩小、多汗、唾液增多、流泪、嗜睡甚至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此类中毒一般预后良好。
溶血型
溶血型蘑菇中毒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到3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血红蛋白尿、贫血等症状,严重者导致急性肾衰竭、休克、急性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可致死。
光敏性皮炎型
光敏性皮炎型蘑菇中毒的潜伏期为24~48小时,表现为皮肤红肿、疱疹,且有日光照射后症状加重表现,毒性成分可能为卟啉类光敏型物质,一般预后良好。
急性肾衰竭型
急性肾衰竭型蘑菇中毒近似急性肝损害型中毒,但其主要靶器官为肾脏,出现少尿或无尿,肾功能损害比肝功能损害更严重。横纹肌溶解型蘑菇中毒的潜伏期在15分钟到2小时,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6~12小时后出现酱油色尿、肌肉疼痛、肢体无力等横纹肌溶解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技术精湛 守护生命
白城市医院ICU始建于2014年4月,是白城地区第一家ICU。现有医护人员23人,其中医生6人,护士17人。ICU总面积1000平方米,开放重症床位10张,后ICU(恢复期可陪护)床位6张。有四个单间病房,六个双人间病房。其中两个负压病房,作为保护隔离和特殊传染病患者使用。房间均为十万级空气净化系统,可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地面、墙面采用高吸音建筑材料,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就医环境。
ICU配备了多功能电动床和多功能翻身床,共有有创呼吸机10台,无创呼吸机2台,转运呼吸机2台,经鼻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4台,血滤机3台,血液灌流机1台,血气分析仪2台,迈瑞双有创监护仪12台;配有心排量血氧监护仪、美国萨博心肺复苏仪、飞利浦双向波除颤仪、可视喉镜、可视电子支气管电镜、床头彩色多普勒超声机、输血输液加温器、呼吸机回路消毒机、排痰机、降温仪、空气压力波治疗仪等;还配备有各种微量泵、输液泵、肠营养泵、护理抢救车,每个病床都配备简易呼吸气囊、听诊器、瞳孔笔等。
自ICU成立以来,开展了多项先进技术,例如:血液净化(血液滤过、血浆置换、血液灌流);有创心排量监测;氧动力学监测;血气分析、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等先进技术,填补了多项本市医学界空白。高档的配置及先进的技术基本满足了各种危重症的抢救及治疗的需要,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存活率。每年收治急危重症病人500-600例,病种几乎覆盖全院各科室。包括:复杂的大手术术后病人、心跳呼吸骤停及心肺复苏术后需要高级生命支持的病人、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肺动脉栓塞(包含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等)、脓毒性休克、急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重症胰腺炎、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与危象、脑卒中、癫痫持续状态、重症哮喘、内分泌危象、急性中毒、呼吸道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各种类型休克、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紊乱、严重创伤、重症中暑、电击、淹溺等。同时,ICU还承担着许多社会突发事件危重患者的救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ICU的医护人员定期进行科内学术活动,拓宽知识结构。熟练掌握各种有创操作、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液净化、机械通气、营养支持、镇痛镇静等技术。2021年白城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换届,姜红梅主任担任第二届重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并于2022年带领重症医学分会荣获先进专科分会。目前,白城市医院重症医学科是吉林省重症医学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急救医联盟单位;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CCUSG)成员单位。
ICU全体医护人员本着“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挽救生命为目的”的宗旨,以高度的责任心,为白城地区广大危重症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救治工作。
联系电话:0436-3537661
供稿:重症监护室(ICU)
编辑:宣传科